古裝美男子,是嚴屹寬[微博]留給觀衆最顯著的標籤。這位身材高大、五官輪廓深邃的男子入選了網友評選的“天涯四美”,和鐘漢良[微博]、霍建華、喬振宇[微博]一起組成了這個顔值可以征服世界的天團。早年間的“天涯四美”帶着些許惋惜的意味,四位美男顔值不輸一綫男星,但卻只是網絡討論區的“網紅”。近兩年,其中“三美”先后走紅,但嚴屹寬似乎消失了一樣,被“三美”越拋越遠。 在春季檔的熒屏,嚴屹寬終於回歸,他主演的《新蕭十一郎》在廣東衛視熱播。在接受信息時報記者專訪時,嚴屹寬坦言他給自己放了一個長假,放空以后來重新適應這個市場的游戲規則。他说自己比較晚熟,“以前總覺得我是火星來的,你們地球人不懂我們水瓶座想什麼。我現在是完全理解地球發生了什麼事。”走過彎路的嚴屹寬,分享了他的“成長啟示錄”。 □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吉媛媛 第一章:水瓶座的張狂歲月 就算不談“天涯四美”,出道初期的嚴屹寬也是娛樂圈的資優生,顔值和演技都經得起考驗,然而結果卻如嚴屹寬自己所说,“我把本該屬於我的市場蒸發掉了”。原來,這位水瓶座男生也經歷過一段年少輕狂的歲月,而張狂是因為晚熟。他说:“我是晚熟的,心理上的晚熟,相比而言挺慚愧,我的生活除了家庭就是工作,沒有別的東西,也造成了我比較晚熟的狀態。” 反感被叫“天涯四美” “你越说我美,我越要脫離美” 作為曾經的叛逆青年,嚴屹寬對“天涯四美”的稱號曾經很反感。嚴屹寬说:“以前我對這個稱號有強烈的排斥心理,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專業院校畢業的演員,你們為什麼總和我談‘美’?”在學校演舞台劇時,台下的觀衆都認不出他是誰,但表演最后能打動老師和校長,這種事情對於嚴屹寬來说才值得享受和回味。 一個有野心走實力派的演員,最終被觀衆定位成了顔值偶像派,這讓嚴屹寬感到心有不甘,所以,他沒有在古裝美男子的道路上深耕,而是走了一條和大家的期盼相反的道路。他说:“被叫‘天涯四美’的時候,我在叛逆期,你越要说我美,我就越要脫離美。《傾世皇妃》以后,我就演一些完全和美沒有關係的人物,當然這個過程走了一個很大的圈子,市場就被蒸發掉了,本該屬於你的很多東西沒了。” 做配角曾心有不甘 “有男一號的臉,卻要演配角” 曾經的嚴屹寬是一個內心有驕傲感的人。翻開嚴屹寬的履歷,他為自己感到驕傲這件事一點都不過分。他18歲考入上海戲劇學院的表演系,大二開始和娛樂圈大咖們一起演電視劇,在《情書》裏與徐靜蕾、李亞鵬合作,在《心網》裏和梅婷合作。大三的時候,嚴屹寬的彙報演出被學校表揚,畢業時拿到了4科全A的成績。 2001年從上戲畢業后,嚴屹寬正式成為娛樂圈的一員,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裏面,哪怕他是學校的資優生,很多作品也需要從低做起。畢業后的嚴屹寬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男配角。他承認自己有懷才不遇的感覺,“以前年輕的時候拍戲有無數競爭者在你身邊,甚至很多部戲演的都是配角,明明長的是一張男一號的臉,但演的是配角,小時候會覺得不甘,當成熟了以后才知道這就是現狀。” 選角愛玩“不要為大” “這部戲我不演,我就贏了” 經過多年的打拼,嚴屹寬從配角演到主角,比如和林心如搭檔主演的《傾世皇妃》、和霍思燕[微博]主演的《最后的格格》,比如三台同步播出的《隋唐演義》,都收穫了收視和口碑,他也在娛樂圈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。 或許是作品的走紅,讓晚熟的嚴屹寬産生了些許膨脹心理,在對待選角的時候,他的叛逆思維再次控制了大腦。他说:“當時挑選角色就覺得不要為大,意思是這個戲我不接,我就贏了,我就是最厲害的。” 嚴屹寬回憶,當時最紅的時候,有10部戲同時擺在他的桌子上等着他挑。身邊的工作人員會給他專業的意見,告訴他市場是怎麼樣的,他需要接什麼樣的作品才能更加紅。但嚴屹寬偏偏要挑選冷門的戲,並告訴身邊的人:“我對這個角色有想法。”現在回想過來,嚴屹寬笑着说:“這就是人生,很美妙。” 第二章:老男孩的成長方式
再晚熟的老男孩也會有長大的一天。嚴屹寬心理年齡的“成人禮”來得有一點晚,直到去年,他才從一個叛逆的老男孩成長為一個成熟且有擔當的大男人。走過了一段漫長的張狂歲月,嚴屹寬坦言自己也有累到想停歇下來的時候,放空了自己,他彷彿卸下了一路走來背上身的心理包袱,他嘗試內心出走、嘗試心理暗示,他用一種別人不能輕易明白的方式,來讓自己成長,多少有點水瓶座“傲嬌式成長”的感覺。 內心出走 “表演到了乾涸期,我想放空下” “我出走了,在2014年的時候,我一年多沒有工作,和太太一起過二人世界。”從嚴屹寬的作品時間表裏可以看出,2015年,他几乎消失於熒屏,和前幾年每年都有4到5部作品的密集工作節奏形成了反差。嚴屹寬说:“说實話,市場變得很快,2014年我很累,演了很多打戲的男主角,但是我覺得我到了乾涸期,沒有創作慾望了,所以我一年沒有拍劇。當我再回來時,我會很客觀地了解市場,我會首先想讓觀衆喜歡我,這是關鍵。” 放空自己以后,他的思維方式發生了改變,從“選擇自己喜歡的模樣”到希望變成“觀衆喜歡的那樣”。當被問及現在的“市場”是怎麼樣的時候,嚴屹寬说:“市場就是顔值,就是小鮮肉。”這句話聽起來頗有危機意識,但嚴屹寬看得很開,他说:“我是到了我的最佳年齡了,市場是市場,但有一種力量叫內心的力量,哪怕我一個人站在那裏,我也知道我自己要做什麼,因為我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方向。” 改變名字 “嚴和寬是兩極,中間沒有緩和” 你也許無法想象,從嚴寬到嚴屹寬,其實也是嚴屹寬成長的一種方式。娛樂圈裏,成名后的藝人改名字是罕見的事情,哪怕要改名,一般都會選擇在出道之前就完成這道“工序”,但嚴屹寬卻成為了“天涯四美”之一以后,在演了諸多作品以后的2013年,突然在微博上宣佈改名字的決定。 當時有網友猜測,嚴屹寬在原來的名字“嚴寬”中間加了一個“屹”字,是希望自己在娛樂圈“屹立不倒”的意思。還有消息稱,當時嚴屹寬的經紀人曾透露,嚴屹寬之前身體不太好,於是接受“大師”建議,決定在名字中間加一個“屹”字,希望健健康康。 嚴屹寬在改名之后的3年首度開腔解釋原因,原來,這是偶像希望晚熟的自己能快點長大的方式呀。嚴屹寬说:“嚴和寬是兩極嘛,中間沒有赤道,沒有過度,要麼就太悶,要麼就太偏激,所以我想緩和一點。” 第三章:火星人也要接地氣 水瓶座的嚴屹寬笑说,水瓶座就像是來自火星的人,地球人都不懂他們在想些什麼。但現在的他已接受了地球的玩法和規則,水瓶座的高端自我路線在地球行不通。成長之后的嚴屹寬说:“我會落到地上接地氣,用心和每一個人接觸、交流,我有理想,我就去追求,而不是等理想來追求我。”“火星人”扎根地球,從叛逆青年變成了熬制鷄湯的能手,他告訴大家生活應該“簡單和歸一”。 不再偏執狂傲 選角色多聽聽90后的意見 接地氣的水瓶座,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接演的作品更加符合當今年輕人的審美趨勢。以往嚴屹寬為了區別於“美”,會故意去演落魄画家,但如今想通了的他覺得:“美太好了,我就去完成每一個美的角色。”他加盟了郭敬明[微博]執導的電影《爵跡》,飾演“鬼山縫魂”,和吳亦凡、Tfboys王源[微博]、陳偉霆[微博]、楊冪[微博]、郭采潔[微博]等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演員同框。37歲,嚴屹寬彷彿要重走了一遍偶像派的道路。 對於日后想挑戰的角色,嚴屹寬说:“一定會接近年輕人的口味。我現在有自己的工作室了,我會經常聽80、90后的反饋。當然,角色也一定要引起我的興趣點,因為現在我已經過了要謀生的階段了,也過了高高低低的起伏階段,現在是很單純的階段。” 不再孤芳自賞 在小鮮肉身邊當綠葉也不介意 接地氣的嚴屹寬除了願意貼近市場的規律,他更願意放下自己心中的驕傲,他承認現在的市場是小鮮肉的市場,而他也有更多的機會和現在娛樂圈中炙手可熱的新人演員合作。他坦言,現在就算讓他在作品裏給小鮮肉們當綠葉,他也不介意,和新人合作,他會以大哥哥的身份,去鼓勵和帶動他們。他说:“我經常給他們鼓勵,人一旦表演上有信心,比你責駡他1000句都好。” 嚴屹寬已經過了凡事要爭第一的年齡了。他说:“我很感激自己能夠看得開,如果現在還是以自己為中心的話,就會走偏。大家在《新蕭十一郎》發布會上會看到,演員之間沒有隔閡。雖然很多劇組會有爭第一的現象,但我現在不在意這些東西了。” 記者手記 採訪水瓶男是一種什麼體驗?
採訪嚴屹寬,小心尷尬症發作。他一坐下來,就亮明了自己是“水瓶座”的身份,並搶在記者問問題之前,就給了一個“下馬威”——“有我這個水瓶座在,你們就別想好好採訪,哈哈哈哈哈。”原來,這是水瓶座男星的暖場方式,插科打諢之間他在消除彼此的防線。《新蕭十一郎》的主演們都说劇組的演員們有個“逗趣微信群”,此群由嚴屹寬牽頭,探討吃喝玩樂,我相信這個群是真實存在的。用逗趣的方式拉近彼此的距離,看來是嚴屹寬慣用的伎倆。 雖然他很會熬鷄湯,但絶不是只給你下鷄精。他说自己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了,不再介意劇組裏的排名問題了。這話不假,在嚴屹寬的個人專訪之前,他和甘婷婷[微博]、李依曉[微博]一起和記者們聊天,但他不想搶了兩位女士的風頭,記者的每一個問題,他都主動引到女演員們身上,有時再加幾句調皮的戲謔,給女演員們找話題,真是一位假不正經的老好人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