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婆常做給自己的青菜煮麪,和富有貴州特色的剁椒胡蘿蔔炒肉,簡單的食材包含着濃厚的故鄉情結,這是青年演員聶遠對愛心菜餚的理解。日前,聶遠受邀做客“爲愛下廚”節目現場,親手烹製愛心菜餚,回味記憶中最溫暖親切的味道。

感謝遇見,生活仍是一碗青菜煮麪 隨着《延禧攻略》爆紅,聶遠成爲新晉“流量擔當”,劇中飾演的乾隆皇帝又萌又傲嬌,反套路滿分,吐槽能力十級,被網友封爲“史上最皮皇帝”。聶遠坦言,生活中的他完全是個“老幹部”,很少上網,更無暇刷微博,要不是因爲《延禧攻略》而頻登熱搜,自己還是互聯網中沉默的大多數。 談到與網友們的互動,聶遠樂在其中:“像油膩中年男子、666、2333這些詞,都是網友教會我的。”如今點開聶遠微博,“狗頭”、“並不簡單”等表情用得頗爲嫺熟,可見“老幹部”下了不少功夫。 對於此番備受關注,聶遠表示有些小竊喜之餘,更多的是感謝,“遇到這樣嚴謹的劇本、這樣專業的製片團隊,是一種緣分,更是一種榮幸。能有這麼多觀衆認真看劇、用心評論,於我而言是最大的褒獎。”聶遠坦言,他的生活簡單隨意,一切如故,就像那一碗青菜煮麪,清新簡單,卻最能體會其中真味。 出乎意料的是,聶遠平時最怕的竟是大家的肯定。“作爲當事人,回看自己的表演時,總覺得還有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,覺得承擔不起大家的讚美。”聶遠表示,他將總結經驗,在下一部作品中展現得更完善,在他看來,表演永遠是一門“遺憾的藝術”。 演技炸裂,塑造角色不帶本人痕跡
1995年,聶遠遠赴上海報考戲劇學院,卻因普通話不過關,鎩羽而歸。次年,痛定思痛的聶遠決定再考戲劇學院,他師從貴州話劇界的教學泰斗沈敏學習臺詞朗誦,在舅媽的陪伴下先奔赴北京試水北京電影學院,之後又馬不停蹄的趕去了上海戲劇學院西安考點。上戲表演系教授李學通在西安考點收穫了兩塊璞玉:一個是聶遠,一個是郝蕾。 2000年出道以來,聶遠刻畫了許許多多有血有肉、讓人深刻印象的角色,像《隋唐英雄傳》裏面的羅成、《三國》裏面的趙雲、《貞觀長歌》裏的李恪。很多人感慨看了《延禧攻略》才反應過來,原來這麼多熟悉的角色都是聶遠扮演的,因爲他能夠將自身隱藏於戲劇背後,帶領觀衆體會人物本身的一悲一喜,從而使角色不帶本人痕跡。 2001年的《天下糧倉》中聶遠也飾演過乾隆,談到剛出道時塑造的角色,聶遠坦言當時的表演還比較青澀,由於與角色狀態相近、加上導演的精準把控,才使得塑造得以成功。而這次爲了演好乾隆,聶遠專門研究了乾隆的傳記,深刻了解了人物的心理。“作爲中生代演員,我們承擔着將對待工作的精神和態度傳承給年輕一代的責任”,聶遠如是說。 四十不惑,未來將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
相比於很多娛樂圈的勞模,聶遠並不是一心只撲在事業上的“工作狂”。在他心中,家庭和工作同樣重要。劇中硬朗形象的聶遠私底下是十足的“女兒奴”,工作之餘他會抽出很多的時間去陪伴女兒,不錯過她成長的每一個重要瞬間。 一提到女兒,聶遠就打開了幸福的話匣子,眼神、語氣都變得格外柔軟,“平時我也經常做面給天天吃,因爲麪條易消化、養胃,有益於小朋友的成長。”烹製剁椒胡蘿蔔炒肉時他又補充道:“在家我不會放剁椒,因爲天天不能吃辣。” 此次做客“爲愛下廚”公益節目,是聶遠首次參加以烹飪爲主題的公益活動。談到做公益,聶遠表示,公益不應受形式所限,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便足以。談到公益計劃,聶遠坦言:“公益無須計劃,可以隨時出發。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參與進來,不問將來,只做當下。”
|